尿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尿酸> 正文

睡前出现这4个异常,尿酸可能已“超标”!

更新日期:2024-01-11 16:06:38 来源:合肥长淮中医医院 发布人:长淮小编 浏览次数: 0

尿酸高的痛,谁懂啊?

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

还有心理上的煎熬……

 

 

因为一旦尿酸高

想吃的不能吃,想喝的不能喝

超!级!不!自!由!

别人在街边撸串喝酒,你不能!

别人喝可乐贼爽,你不能!

 

 

《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》显示,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.3%,患病人数约为1.77亿。高尿酸成为继高血糖、高血压和高血脂的“第四高”

 

很多朋友没有定时体检的习惯

面对自身异常的尿酸水平浑然不觉

其实,我们的身体

可能早就已经发出“求救信号”

 

 

睡前出现4个异常  尿酸可能已“超标”!

 

 

1. 睡前异常口渴

 

尿酸过高的人在睡觉前经常会感到口渴异常,就算喝水也难以缓解。这是由于尿酸过高会导致大量毒素在肾脏内沉积,人体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所致。

 

 

2. 睡前排尿异常

 

当长期高尿酸血症使肾小球发生损伤后,其正常的滤过能力会受到影响,使得蛋白漏到尿液中,表现为小便后形成大量的细小泡泡。

此外,尿酸高的人还会出现排尿疼痛,是由于尿酸结晶在尿道中移动所引起的刺激。

 

 

3. 身体水肿

 

如果在晚上睡觉时发现身体明显水肿,也需要警惕尿酸过高,因为尿酸过高会影响肾脏功能。

 

马超主任表示:肾脏作为尿液生成和排泄的重要器官,肾脏功能受损,会使人体内的水分难以及时排出去,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水肿症状。

 

4. 关节疼痛

 

尿酸过高时,人体内过多的尿酸会在骨骼和关节内堆积而引发痛风,就会导致关节部位明显疼痛,只有将尿酸水平降低才能减缓这种疼痛感。

 

 

除了吃还有什么会使尿酸失控

 

 

食物只是尿酸的来源之一,除了高嘌呤饮食,以下因素也可以导致血尿酸升高:

 

 

熬夜

 

熬夜对身体的影响,最为直接的就是会扰乱身体机能,影响新陈代谢。这样一来有些器官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转,无法顺利分解代谢体内的嘌呤,或者无法顺利排泄尿酸,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嘌呤含量增多,尿酸代谢受阻。

 

 

长期不运动

 

长期不运动或者久坐不动的人,不仅容易身体机能慢慢退化,使代谢分解能力变得越来越差,而且长期不运动,还会导致体重不断上涨,容易影响到体内的尿酸水平,导致尿酸升高的情况出现。

 

憋尿

 

尿酸的排泄主要是跟随着尿液排出的,想要维持体内的尿酸平衡,那么进入也就要对等。如果尿酸的产生量还是那么多,但是却因为经常憋尿,那么尿酸的排泄量就会减少,自然也就会增加尿酸的浓度。

由此可见,引发尿酸升高的原因并不只有饮食,如果光注意饮食,却忽视了其他点,那么尿酸也是很难降下来的。

 

 

坚持做好6点尿酸“唰唰”往下降

 

 

增加饮水量

 

 

我们体内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尿酸是经过肾脏,随着尿液一起排出去的。你喝的水多了,那么排尿量会增加,就能排出更多的尿酸。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两千到三千毫升的温白开水。

 

 

忌口

 

 

体内20%的尿酸是吃出来的,把这20%控制好,也可以有效降低尿酸的水平。像猪肝、海鲜、肥肉、啤酒这些高嘌呤的东西,平时离远一点。即每100克食物(可食用部分):含嘌呤大于150毫克,高尿酸的人不建议吃;含嘌呤25~150毫克,高尿酸的人建议少吃;含嘌呤小于25毫克,高尿酸的人可以适当多吃。

 

 

控制体重

 

 

肥胖会导致代谢和内分泌的紊乱,诱发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等疾病,容易阻碍尿酸的排泄。临床治疗中发现体重正常的患者往往容易把尿酸降下去,痛风也更好控制,大家一定要管住嘴、迈开腿,吃饭可以用小一点的碗,吃个七八分饱就可以了。

 

 

尽量少熬夜

 

 

应尽量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,每晚睡眠时长尽量保持在7~8个小时,最低不少于6个小时,可有助于血尿酸值的稳定。

 

增加维生素摄入

 

 

维生素C可以减少尿酸的生成,帮助溶解尿酸盐结晶,促进尿酸排泄。维生素B6能适当减轻秋水仙碱的毒性,维生素D可以修复被尿酸破坏的骨质,促进软骨的再生,维生素E缺乏时,受损的细胞核会产生过多的尿酸。补充维生素可以增加饮食中果蔬的比例,不需要你专门去吃营养品。

 

适当运动

 

 

马超主任指出:缺少运动容易导致水钠滞留,从而影响尿酸的排出和代谢。但是尿酸过高的人要注意运动方式,最好选择有氧慢运动,比如慢跑、快步走、广播操、乒乓球等。

 

马超主任提醒

尿酸过高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损害

所以平时要留意尿酸过高的症状

一旦发现异常情况

要及时就医检查

不能放任不管

以免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发生